無縫鋼管為什么要退火
對于冷拔無縫鋼管來說,在每經歷完一次冷拔之后都要進行相應的退火處理。其目的就是為了:1. 降低硬度,改善切削加工性。2. 消除殘余應力,穩定尺寸,減少變形與裂紋傾向。3. 細化晶粒,改善組織,消除組織缺陷。4. 均勻材料組織和成分,改善材料性能和為以后熱處理做準備。
其過程就是將金屬緩慢加熱到一定溫度,保持足夠的溫度,然后以適宜速度冷卻(通常是緩慢冷卻,有時是控制冷卻)的一種金屬熱處理工藝。
對于經過鑄造、鍛軋、焊接或切削加工的材料,改善塑性和韌性,使化學成分均勻化,去除殘余應力,以得到預期的物理性能。退火工藝隨目的不同而有很多種,如等溫退火、均勻退火、球化退火、去除應力退火、再結晶退火,以及穩定化退火、磁場退火等。
對于冷拔無縫鋼管要進行去應力退火,具體是將鋼管加熱到稍高于Ac1的溫度,保溫一定時間后隨著冷卻到550℃~600℃出爐用空氣冷卻的熱處理工藝稱為去應力退火。去應力加熱溫度低,在退火過程中無組織轉變,主要適用于毛坯件及切削加工的零件,目的是為了消除毛坯和零件的殘余應力,穩定工件尺寸及形狀,減少零件在切削加工和使用過程中形變和裂紋傾向。
另外一個使用比較廣泛的就是再結晶退火工藝,它適用于經過冷卻變形加工的金屬及合金的一種退火辦法。目的為使金屬內部組織變為細小的等軸晶粒,消除形變硬化,恢復金屬或合金的塑性和形變能力(恢復和再結晶)。若想保持金屬或合金表面光亮,則可在可控溫度的爐中或真空爐中進行再結晶退火。
由于鑄、鍛、焊件在冷卻時由于個部分冷卻速度不同而產生內應力,金屬及合金在冷變形加工中以及鋼管在切除過程中產生內應力。若內應力較大而未及時予以去除,常導致鋼管變形甚至形成裂紋。去除應力退火是將鋼管緩慢加熱到較低溫度(例如:灰口鑄鐵是500℃~550℃,鋼是500℃~650℃),保溫一段時間,使金屬內部發生弛豫,然后緩慢冷卻下來。應該指出,去除應力退火并不能將內應力完全去除,而只是部分去除,從而消除它的有害作用。
還有一些專門退火方法,如不銹耐酸剛穩定化退火;軟磁合金磁場退火;硅鋼片氫氣退火;可鍛鑄鐵可鍛化退火等。
- 上一篇: 光亮退火
- 下一篇: 壁厚外徑為60mm壁厚4mm的無縫鋼管